
与其他公司相比,JD.COM是中国第一家宣布推出工业ChatGPT产品的科技公司。钛媒体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内部已经有过类似的技术项目,当时正在通过AI技术数据开发与卖货、营销相关的场景。
JD.COM集团副总裁、乔春明何晓东博士在接受钛媒体App专访时表示,ChatGPT模型背后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比过去使用的无监督深度学习算法更新颖。如果没有人为的数据选择,即使这个模型的参数再大十倍以上,也很难达到这个效果。特别是ChatGPT使得生成的文本模型更有组织性,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创新。(详情可参考钛媒体App: 《ChatGPT 会取代搜索引擎吗?》)
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对过去盲目追求(参数)和无监督学习的一种路线修正。何晓东告诉钛媒体,ChatGPT在文本生成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和价值,已经接近商业化的地步,语音机器人市场有足够的发展需求。
不过他也告诉钛媒体App,在搜索引擎领域,虽然ChatGPT会有发展,但如果真的要解决一件事,很可能用户还是会搜索Google。京东云也认为,虽然该技术在通用能力上非常强大,但ChatGPT在忠诚度、可信度和准确性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中间层缺乏垂直行业知识和领域知识,难以在真正的应用层广泛传播。
京东云方面表示,基于行业需求,京东云的颜夕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将推出ChatJD,定位为ChatGPT的工业版,旨在打造具有优势、高频、刚需的通用ChatGPT的工业版。ChatJD将通过在垂直行业的深耕,快速达到落地应用的标准,并不断推动不同行业之间的通用化,形成更多的通用工业版ChatGPT,构建数据和模型的飞轮,以细分、真实、专业的场景提升平台能力,最终反哺和提升通用ChatGPT的工业应用能力。
事实上,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目前正在开发一系列生成式AI技术。根据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23日,超过450家初创企业正在研究AIGC技术,相关融资额在2022年跃升至13.7亿美元。
何晓东告诉钛媒体App,目前GPT(AIGC)的创业价值有两点:一是从研究角度,中国将继续探索算法技术创新;第二,产业价值,尤其是文字生成上的独特体验和价值,已经接近商业化的地步。未来可能需要考虑具体的场景应用和准确度,尤其是垂直专业知识。
现在确实是AI应用开发的好时机,尤其是应用落地的时候。我看好AI,我觉得AI未来一定会走产业化路线。越来越觉得工业界的应用机会大于学术界。何晓东认为,AI技术会从作坊式的研究探索逐渐转变为工业级的项目或系统。
但ChatGPT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有媒体表示,新概念虽好,但不应盲目照搬。人民日报主管媒体《证券时报》 2月9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由于ChatGPT概念爆炸,部分市场资金热衷虚假概念炒作,引诱投资者追涨杀跌,最后落得一地鸡毛,提醒投资者不要跟风。文章还说,更多的新事物还没有产业化,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
360创始人周最近在与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的一次对话中首次谈到了ChatGPT。在周看来,ChatGPT可能代表着人工智能史上一场真正革命的开始。虽然现在还不完善,有很多不足,但是未来潜力无限,应用场景无限。他说,不仅仅是协助搜索引擎搜索答案,如果企业赶不上ChatGPT这趟列车,很可能会被淘汰。
周说,现在大家都在炒这个趋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这趟车,但还是长期主义,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技术积累。有搜索引擎技术能力的公司,在这个领域最有机会搭上这趟班车。(本文为第一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