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亿邦动力获悉,拼多多新品牌计划与JVC TV发布了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以来的首批定制智能大屏电视。并且这批产品将于8月18日零点正式登陆拼多多,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如限时秒杀、大牌司机等。
8月17日,亿邦动力获悉,拼多多新品牌计划与JVC TV发布了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以来的首批定制智能大屏电视。并且这批产品将于8月18日零点正式登陆拼多多,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如限时秒杀、大牌司机等。
拼多多副总裁景景表示:在新品牌计划的推动下,拼多多今年已推出超过1300款定制产品,累计订单量接近7000万。拼多多将与优质品牌共同开发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
随着新品牌计划的深入推进,拼多多持续推动高性价比产品的快速下沉,同时借助平台技术、数据和渠道,带动一批企业从中国制造向品质制造、智能制造迭代升级。
根据Aoweiyun.com发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零售额为640亿元,同比下降11.8%。受市场增速放缓和面板产能过剩的影响,近年来电视价格屡创新低,价格战几乎成为各大品牌抢占市场的唯一手段。
电视的没落不仅仅来自于行业本身,用户与电视的关系也因为大屏内容的丰富程度远低于移动互联网而持续弱化。行业不仅需要在硬件创新上投入,也需要赋予电视更多意义,让用户回归大屏场景。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朱元元认为。
互联网平台是为数不多的保持增长率的电视频道。奥维云网预测,2019年,该线为%。
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拼多多电视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16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180%。在618亿元补贴的带动下,包括创维、海信、康佳、TCL、小米、长虹在内的各大品牌销售额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75%以上销往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还在增长,但行业的红色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品多多AI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邱晨表示:在行业存量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开局下半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面板产能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硬件和内容成为领导品牌的决定性因素。硬件的开发和集成考虑企业的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内容决定了电视能否加深与用户的接触。
包括小米、风行在内的互联网品牌能在短时间内领跑电视行业,主要是因为硬件性价比更高,渠道优势和内容整合能力。电视有望触底反弹,迎来行业拐点。邱晨表示:随着交互方式的创新和内容的丰富,用户大屏和小屏的使用时间可能会有新一轮的变化。
法国调研公司Eurodata TV Worldwide发布的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分钟,而美国用户则高达4小时3分钟。
国内互联网内容与大屏的关系日益加深,行业资源也在加速产出优质内容。同时,新的交互方式和智能家庭生活场景将引导更多消费者回归大屏。邱晨表示:在这种形势下,拼多多最大的功能就是通过新的产业模式,帮助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拓展渠道,做强品牌。
拼多多的产业模式是构建生产设计一体化(赵迟)品牌(JVC)平台(数据支持、资源倾斜和渠道覆盖)和内容(FUNUI系统)的完整产业和闭环渠道,通过产业协同和企业智能化改造降低各环节成本。
作为该型号的设计者和生产者,赵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之一
今年7月,赵迟与拼多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赵迟开放了包括设计、研发、产品结构等所有生产信息。给拼多多,而拼多多在需求端收集转化数据,反馈给赵迟。双方依托JVC电视品牌,实践定制、按需生产的新模式。
据悉,双发首批定制产品包括32寸、39寸、55寸、65寸四款智能电视。JVC TV与拼多多团队就用户画像、定价策略、尺寸参数、供应链优化等进行了深入沟通。JVC电视中国区负责人表示:依托拼多多平台,JVC电视借助数据流、硬件、软件、智能的交互作用,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决策。
拼多多表示,新品牌计划将联合赵迟和JVC,继续实践小批量、多品类的个性化定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供应链体系,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以数据迭代引导电视产品的智能化研发。与JVC的探索经验也将应用到更多的新品牌策划家电和3C数码领域,推动一批制造企业实现智能R&D、生产和销售。
拼多多正在加紧布局包括冰箱、移动空调、智能家居等行业,并将持续推出定制产品。
目前,新品牌计划已经构建了覆盖多个行业的产品矩阵,带动了一批制造企业开拓内需市场。对此,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企业品牌研究室执行主任张红星分析,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应该在生产上形成柔性产能,在研发上实现单项突破,在营销上结合大数据,在价格上摆脱成本定价模式。